中國網科技3月31日訊(記者 李婷)昨日晚間,順豐控股(002352.SZ)提交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年度財務報告。2021年,順豐控股實現營收2072億元,同比增長35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.7億元;同比大跌42%;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為18.3億元,同比暴跌70%。
營收結構調整,票均收入下滑8.57%
2021年,順豐控股業務量創下新高,一共完成105.5億票,同比增長30%。報告期內,順豐控股的件量市占率為9.7%。截至2021年底,活躍月結客戶達164萬家,全年創收同比增長25%;個人會員數量規模達4.91億,寄件量同比增長23%;線上月均活躍用戶達1.35億,同比增長35%。
從營收結構來看,順豐控股新業務漲勢更明顯。公司的傳統業務時效快遞服務2021年實現不含稅營收962億元,同比增長7%,為公司貢獻了46%的收入。其中,消費品類寄件占比超過45%。順豐控股在財報中解釋了該業務低速增長原因,2020年時效快遞業務有賴于抗疫物資急遞需求旺盛而發展較好,2021年在高基數下收入同比增速略緩。
主要聚焦電商平臺和商家的經濟快遞業務2021年實現不含稅營收323億元,同比增長55%,在總營收中占比16%。該業務采用直營網絡“順豐速運”和加盟網絡“豐網速運”雙品牌運營,分別服務追求品質和追求實惠的電商客群。
報告期內,公司快運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收233億元,同比增長26%;冷運及醫藥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收78億元,同比增長20%;同城急送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收50億元,同比增長59%。得益于收購嘉里物流,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約2倍至392億元,營收占比達到19%。
營收結構調整,單票收入偏低的經濟快遞和同城寄送業務量增長,占比提升,票均收入從17.77元降至16.25元,跌幅為8.57%。順豐控股稱,公司采取了客戶分層和產品結構優化的經營措施,票均收入從2021年Q3起環比回升,并在第四季度同比基本持平。
利潤承壓,扣非凈利暴跌70%
利潤方面,順豐控股表現不佳,扣非凈利潤驟降七成。其中,速運分部(含時效快遞、經濟快遞業務,和冷運及醫藥業務)錄得38億元凈利潤,同比腰斬,凈利率降至2.65%??爝\和同城分部分別虧損5.8億元和9億元,供應鏈及國際分部雖然凈利潤大增,但貢獻有限,凈利潤為6.2億元,凈利率只有1.52%。
對于2021年度業績同比下滑,順豐控股總結了4個方面原因,第一,公司年初為應對件量高增長、緩解產能瓶頸,加大了對場地、設備、運力等網絡資源投入;第二,年初疫情期間響應春節原地過年號召,留崗員工人數和補貼增加導致人工成本上升;第三,定價較低的經濟快遞產品增速較快,對整體利潤率造成一定壓力;第四,2020年公司享受到較多的國家抗疫相關稅費減免優惠,2021年相關優惠政策陸續結束。
順豐控股的利潤空間主要受到人工成本侵蝕??爝f物流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,在攬件、分揀、轉運、投遞等各個操作環節均有較大的人工需求。2021年,順豐控股的人工成本和運力成本分部分別為835.8億元和708.5億元,分別占營收的41%和35%,合計占比達到76%。順豐控股的整體毛利率壓縮到12.24%,同比下滑了4.13個百分點。凈利率僅為1.89%,同比下滑2.61個百分點。二者分別創下公司2017年上市以來最低水平。
為應對人工成本繼續上升風險,順豐控股提出,公司將完善物流底盤,革新系統工具。同時,公司持續審視、優化各業務線資源投入,擴大資源協同復用,優化成本效率。
不過順豐控股不僅面臨內部運營壓力,外部競爭也在同步加劇。極兔速遞收購百世集團的快遞業務,京東物流吞并了德邦。今年2月,韻達、申通、圓通快遞業務量增長率均超過70%,而順豐業務量同比減少了8%。
在昨日投資者關系活動中,順豐控股明確了2022年公司策略大體上是做減法,需要更加清晰地展現給客戶。標準網絡產品規劃上提出“一張網絡、兩大產品、三種時效”,分客群、分場景、分渠道、分流向,匹配不同產品策略,差異化滿足客戶需求,構建整個行業服務標準的同時,建立領先的時效運營交付能力,持續拓展新業務。
(責任編輯:鐘甜甜)